上星期五晚上回台中公婆家~
鈞鈞從那天開始出現發燒症狀
6/10 晚上11:30─38~38.3度,洗溫水澡,睡一覺醒來就退燒了
而且這天凌晨,鈞鈞活動力&精神都超好~一直到兩點多才肯睡!!
6/11 星期六整天無異狀,不過喝奶量減少了,原本喝180ml的他,這天泡160ml,都會剩30ml
6/12 傍晚從台中回到桃園又開始發燒,最高燒到39.1,晚上6點給他吃了退燒藥
到了十一點又開始燒起來了...這次燒到39.9,馬上給鈞鈞再吃了退燒藥~貼退熱貼
是不是有人很納悶為什麼不趕快掛急診?
原因是....之前看一些媽咪們分享發高燒除非必要~盡量不要掛急診
因為急診的醫生都....有點兩光不專業~而且動不動就要你辦住院之類的~
所以我們就決定先熬過星期天...星期一一早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掛門診
而這天半夜鈞鈞睡的很淺~~我跟老公三不五十就起來看一下他~量他的體溫
溫度有降下來了些...不過最高還是有燒到39度
所以一早我就掛了林口長庚的門診(邱醫師),老公也特地請了半天假~
6/13 早上六點我又給鈞鈞吃了第三次退燒藥~
到醫院量耳溫是37.9度,輕微發燒
看診時,醫生用聽診器聽了鈞鈞的前胸&後胸...沒啥異狀
之後看了鈞鈞的喉嚨...紅腫!!問我說有咳嗽鼻塞嗎?我說...都沒有!
醫生說~~看他的樣子活動力精神應該也還算好...
我表示有沒有可能是腸病毒??因為上星期有接觸到腸病毒的小孩
醫生說目前還不能確定~~也有可能是玫瑰疹(發燒3-5天,燒退了疹子出來後就好了)
所以只開了一瓶退燒藥水要我們回家再觀察看看...
雖然覺得有去看醫生跟沒看差不多,不過也只能靜觀其變囉!
希望鈞鈞真的只是單純的玫瑰疹....
【長知識--何謂玫瑰疹?】
嬰幼兒感染玫瑰疹以6個月到1歲半最為常見,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這種病最大的特性就是會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因此暱稱為玫瑰疹,主要為皰疹病毒( HHV)第6型及第7型引起的感染.。疾病初期嬰幼兒會持續莫名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39至40度,通常會持續3或4天;燒退之後,寶寶身體從軀幹部位開始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再慢慢延伸到四肢、臉,這些玫瑰色的疹子通常不會癢,也不會有水泡出現,疹子大約會持續2到3天左右,再從最初起疹的軀幹部位往四肢慢慢消退。基本上,嬰幼兒玫瑰疹以採取症狀治療為主,因為玫瑰疹屬於良性疾病,因此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也不需特別照料,只要靜待病程結束,讓寶寶自行恢復即可。所謂的症狀治療是指,當寶寶高燒時給予口服退燒藥。
6/13自醫院回來後,又燒到39.5,於中午12點又吃了一次退燒藥
下午退燒--又發燒,一樣大約在39度左右
基本上我是堅守發燒超過39度才給鈞鈞吃退燒藥~
所以六點左右(隔六小時),又給鈞鈞吃了一次退燒藥....
而這也是鈞鈞這幾天來最後一次吃退燒藥!!
後來都燒到38.2左右,慢慢地到隔天凌晨就完全退燒了....
從這時起,我就一直在等鈞鈞出疹子
另外一提,鈞鈞從這天晚餐開始大厭奶~~
6/13 18:30-100cc奶
22:30-50cc奶+米精
6/14 02:00醒來大哭鬧,怎麼哄都沒用,以為是肚子餓,但鈞鈞也只喝了30cc
10:00-110cc奶
11:30-副食品60ml
14:50-70cc奶+米精
21:00-160cc奶
老公說,鈞鈞不想喝就給他餓,餓到他想喝他自然就會喝了~
所以從下午近三點那餐開始,到晚上九點試著餵鈞鈞喝奶~他也不知不覺喝了160cc
不過....需要拿東西吸引他,讓他拿在手上玩他才肯喝(把拔的手機)
6/15 10:30-160cc奶
12:30-副食品50ml
14:30-120cc奶
20:30-120cc奶
23:50-120cc奶
這天~晚上大概6點幫鈞鈞洗完澡後,鈞鈞無端哭鬧時,意外發現他喉嚨處有一顆小水泡
因為鈞鈞6/14凌晨退燒後到6/15晚上,都不見他身上or臉上有任何疹子出現(口水疹倒是不少)
擔心鈞鈞該不會真的中了腸病毒吧?!趕緊帶鈞鈞去家裡附近的小兒科診所看診....
沒想到~~真的中了!!!!(怎不讓我中張樂透?! )
醫生檢查了鈞鈞的喉嚨說,大概有4-5個水泡~這也是讓他厭奶的主要原因
因為吞咽會痛,所以就不想喝咩!!!
我錯怪鈞鈞了~以為他壞壞不喝奶.....
【長知識--認識腸病毒】
請自行點選以下網址進入查看
http://kids.yam.com/act/events/enterovirus/index.htm
結論是,我們家鈞鈞應該屬於"庖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是個超級麻煩的病毒~在網路上查到~~
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
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
所以這週末要來大掃除啦!!趁著好天氣也要趕快洗被單床單~~
希望鈞鈞快快恢復阿!!這陣子要被關在家裡囉~~~隔離隔離!!病毒退散~~
最後補上腸病毒的消毒方法,有需要的可以參考參考(最好是不需要啦!!)
不過五六月是腸病毒的好發期,多多消毒,預防勝於治療也好!!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